來源:《淨土》2012年第1期 作者:西門柳 分類:蓮友分享
因果律:天道好還
有位網友講起他表姐家最近發生的事,起因是表姐家的孩子在學校與同學打鬧,打鬧過程中,同學摔倒了。當時沒多大事,也就摔破點皮而已。哪知過了一個星期,那孩子突然休學了,家長找到表姐家,說孩子被表姐的兒子弄骨折了,現在在北京手術治療。手術費花了三四萬,後續治療費用還得十多萬,這醫藥費表姐得賠。
這真是人在屋中坐,禍從天上來。慌亂之下,趕緊去學校打聽。結果有不少同學給兒子作證:那同學只是在追著跑時摔倒的,當時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後來還是天天正常上學。如果當時就摔成骨折,哪有可能還能正常上學一個星期?但對方家長在學校鬧得很凶,學校怕擔責任,就將問題推給了表姐。並且,對方家長又去表姐夫的單位鬧,真的是什麼過分的事情都做出來了。
本來這孩子打鬧玩耍的事,就有點扯不清。可對方鬧得實在讓人受不了,為了息事寧人,表姐兩口子帶著孩子上北京的醫院探望那個受傷的同學。看到那孩子真的打著石膏,很可憐的樣子,表姐心一軟,心想不糾纏了,醫藥費還是掏一些吧。結果可以想見,只要一開始掏錢,這事就越發說不清了。這樣一來二去,前前後後出了八九萬,那闖禍的倒楣孩子還被學校降級再上一年。
也許是這家家長做得太過分,拿了不義之財吧,就在表姐把最後一筆錢付給他們的第二天,那家長騎摩托車摔了,全身多處摔成粉碎性骨折,撒手而去。表姐本來心就軟,一看這家子天災人禍,孤兒寡母的,心裏實在看不過去,又拿了兩萬給他們。
到了年底,表姐買中了彩票,扣了稅還淨得30萬。表姐夫在單位也升了職,按說他是新調過去的,升職輪不到他,可那單位一個正職、四個副職,因為受不良貨款的影響,正職下臺了,其餘三個副職也都受了影響,失去了扶正的資格。恰恰因為表姐夫剛調過去,身家清白,直接就扶正了。
《了凡四訓》說:“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尚行懿德之人,平白無故地橫受惡名,子孫往往很發達。有位師兄向我提到,自己的父親是真正少見的孝子,卻反而常常被其他不孝的叔伯們說三道四,背上駡名,為此很想不通。但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自家滿門興盛,兄弟姐妹個個有出息。而叔伯們一個個窮困潦倒、子女不肖,這不已經是擺在了眼前的答案嗎?
本文一開始講的“表姐”的事,甚至不需要等到子女之福了,幾個月時間就展示了因果的完整過程。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禍;善心善行而受磨難,多有後福。就看自己經不經得起事、立不立得定腳根了。所謂:“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盤。”
認識因果律,改造命運
目前的社會現實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與我們幾十年來,忽視因果倫理的教育有關,與我們社會提倡的功利主義價值觀有關,許多不公平現象的出現,讓人們對因果律失去了信心,在價值取向上出現迷茫和混亂。有個朋友給我留言說:“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到處都是競爭,人是自私的動物,同時還有點同情心。我從小開始看到不平的事情,心中充滿憤怒,但是我非常瘦小,無法抗衡,多年的體會讓我發現人之初性本惡,如果自己表現出無私的心態,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傻子,他們就會來占你的便宜。長大後發現社會上這種現象更加多,如果一個人不厲害,真的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算八字的說我心不狠,發不了財,想想也是。”
這個朋友的思想現在非常具有普遍性,借這個機會,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以佛法的觀點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業報境中的,所謂“依自業而活”。所以說,你感受到的“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到處都是競爭,人是自私的動物,同時還有點同情心”以及“人之初性本惡,如果自己表現出無私的心態,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傻子,他們就會來占你的便宜”、“如果一個人不厲害,真的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等等現象都是你自己的業報境的顯現,對於你當下的感受來說也是真實的。但關鍵是,你生活在這種業報境中,你的心又被這種業報境所浸染,以致於產生了一種惡性循環,讓你得不到快樂、平和的覺受。這才是你生活的問題所在。社會大環境是如何的,我們姑且先不去說,你的心以及你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才是重要的。你想改變你的環境,就得改變你的內心。佛法的觀點認為外境是由我們的內心所感招的,所以要改變外境,首先就要改變內心,但是這種改變不是那個街頭算八字的說的“心不狠,發不了財”,一顆剛強狠毒的心只會招致更為痛苦的外境,千萬不要讓一個混飯吃的耽誤了你一生的選擇啊!
一個人的性格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因為性格是外在的表現,猶如電腦顯示器上所顯示的種種形象;心是內在的驅動力量,猶如記憶體裏運行的種種驅動程式。由此譬喻可知:外在表現的性格與內在的心念是同構對應的關係。有許多人以性格是註定的,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理由,來拒絕對自我內心世界的改造,這正是造成他陷入一種宿命中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我們凡夫的心是念念遷流不住,沒有一個定相可住。一個沒有定相的凡夫心,怎麼可能在外相上表現出一個固定不變的性格呢?所謂性格註定,是指我們的心念是相續的,我們當期生命所表現出的性格是受過去無數世生命中形成的一個習慣性反應機制所影響的,這種習慣性反應機制在佛法上稱之為“業力”。我等凡夫為業力所逼迫,為性格所禁錮,自然就有了一個幾乎固定的命運軌跡,稱之為“宿命”。
相信因果律,但又不能倒在宿命論上睡大覺,任由業力來支配自己的生命軌跡。某一世被人殺死過,那麼這一輩子也要殺人報回來嗎?人是有理性的,正因為有理性,才能超越三惡道,尊崇於天地之間。我們的生命流程,是由因果與心念共同作用而成。如果只會跟隨業力,隨波逐流,那我們的理性在哪里呢?我們的心念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理解因果律,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一點,因果律反而會成為某些人造惡的藉口。人道的可貴就體現在人有理性的反思能力,而不是一味被動地接受業力的支配。
一味地強調性格的作用,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被動地受苦受樂,殊為可惜。至於有些朋友所說“改變性格後還是自己嗎?”這個問題,還是因為不瞭解“因果相續相生,業力不斷”的道理而生起的錯誤思想。
首先,人的性格一直是在變化中的,只是這種變化是在一個軌跡、一個趨勢範圍內的微細變化,並且是一種漸變,使我們誤以為它是固定不變的;其次,難道我們的訴求只是維持一個讓你不幸福、不快樂的舊我嗎?如果是這樣,那麼“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從何談起?
改造自我、超越自我,不僅是佛法所提倡的,也是世間法所提倡的,我們要對得起自己寶貴的當期生命,就要從這一點做起,從當下出發,走上圓滿解脫的菩提大道。雖然每個人改造命運的歷程都不同,但有一點應該是我們改造自我、改變命運所要共同經歷的第一步,那就是“信命、認命、改命”三個環節中的第二個環節:認命。從此,對自己所遭遇的順逆境界,“一切做受報想”,處於順境時,心存感恩、不驕不狂;處於逆境時,不抱怨、不對抗、不仇視,反躬自省。如此檢點念頭,至誠懇切,久而久之,自有撥雲見日、性天開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