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分類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眾生與阿彌陀佛是如何相應的?

                                                                                 來源:大安法師博客   分類:法師開示


(接上篇念佛是明心之最要)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摘自《徹悟禪師語錄》)

淨心,就是談行持了。《華嚴》講圓融和行布,圓融可以一超直入、頓悟,在凡夫地上也能夠見解與佛同齊,大徹大悟,但是在修證的過程當中也不無次第,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的過程,這是淨心的過程。但是這個次第,也不如念佛殊勝,“亦無如念佛”。這話是不是溢美之辭呢?是不是在抬高淨土法門,而且有些自我誇耀呢?不是這樣的,這是有他的道理的。為什麼清淨心的行持沒有比念佛更殊勝呢?因為“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一念相應一念佛”,體現了淨土法門的一個本質特點:以佛的果地覺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覺相互互動、感應、溝通。
首先我們從往生這個層面上來看,怎麼叫相應?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要接引一切眾生往生到西方淨土,去得阿鞞跋致,去圓證佛果。我們凡夫也發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心。凡夫願往生的心和阿彌陀佛願攝受眾生往生的心,這兩個願心相應,首先要這樣。
然後,從名號的功德來看,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無量壽是豎窮過去、現在、未來超越時間的德能、寂定,無量光是橫遍十方超越空間的德能,所以無量光、無量壽就是法界的體性,就是一切眾生的本覺。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的本覺,但都被汩沒在煩惱、執著裏面。現在我們一念覺悟,開始修行,這就是始覺。始覺就是淨心的過程,始覺和本覺合一就是究竟覺,就成佛了。那麼這句彌陀名號,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以信願念這句名號,就是始覺。始覺和本覺相應,也就是我們能念的心是佛,所念的名號也是佛。佛佛相應,佛佛相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第二個相應。
    第三個相應,就是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借助名號的媒介,投到了眾生修行、修心的因心裏面,所以叫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我們這一念念佛的心,就涵攝著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之海。阿彌陀佛全體功德之海全體地滲入到我們凡夫眾生的心裏,所以我們能念和所念當下呼應,相應了。而這個相應是要以信願作為前提的,深信切願是相應的秘訣。所以我們一持念這個名號,馬上就和彌陀的願力共振、共鳴、溝通、互動。我們一念至誠地念,我們的始覺跟本覺相應,這就是“如子憶母”。《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如子憶母”,“子”就是我們的始覺,“母”就是本覺。母子相憶,母子天性相關,這就像我們的本覺和始覺,以空印空,似水投水,同質地對應在一起。所以越念越親切,越念越歡喜,越念越超越人我是非的對待,把我們本有的無量光壽啟發出來了。所以念佛是清淨心的最上的一種行門。那麼從上面的討論來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完整地具足著“悟”和“修”。悟就是明心、開悟;修,就是淨心。這句名號具足這兩個重要法門的綱要。

【注】相关博文:1.念佛是明心之最要1116日張貼)
                                2.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1113日張貼)

文章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