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分類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母子喻——念佛(2)

                                                                 分類:弘法摘錄
        所以我們現在這些逃逝的浪子,終於在身心憔悴的這一生聞到了淨土法門,就好像客行,他鄉的這種浪子接到了一封母親寄來的信,而且信中講到這個母親多麼地在想念我們,母親的地方多麼的美好。所以在外面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這一封家信那就是抵萬金了——家書抵萬金哪。這時候在外面已經嘗夠了酸甜苦辣了,這時候他對於回歸故鄉已經是一往情深了,外面再也沒有一念可以留戀的,他就是撩衣便行一往情深地回歸,有這一念就是子若憶母。這是很不容易的。這個母親在永恆地憶念子女,但是這個子女卻是在逃逝——不斷地在逃逝,生生世世在逃離,在遠逝。所以這個過程他這種業力的慣性,他是逃逝得越來越遠,很少有一念的回光,很少有一念對這個生存的狀態產生出離心很少有一念想到還有一個慈悲的力量在關注我們只要一念地去皈命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這一念的信心是很難的,可是一旦這個種子出來了,這一念信心產生了,就是多生多劫曾經跟佛結緣,多生多劫阿彌陀佛隨形六道跟我們深結法緣所致的,所以這樣的一個現象出現,那就是百千萬劫難以遭遇的殊勝的一時啊。我們就開始在苦難當中憶念母親——憶念這個慈母,那麼這一憶念,那母子的天性哪,它是相交的、非常敏感的,就馬上能得到感應。這個世間的母子關係,如果這個母親非常的慈愛,這個兒子又是純孝,那麼這個母子之間的相互心理上的感應——所謂心有靈犀,它能出現不可思議的效果。
    二十四孝圖裏面有一個曾子,曾子在孔子的學生當中是以孝著稱的,所以《孝經》也就是這個曾子跟他的老師孔子之間的對話。那麼你看儒家傳承心法:顏回去世很早,孔子的心法是靠曾子傳下來的,曾子傳給子思的。這個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那么曾子當下他就領會:唯。他明白了,明白了夫子之道——什麼叫一以貫之。曾子一出門,他的同學問:剛剛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你說到底是什麼意思?一以貫之之道是什麼呀?實際上這裏面的心法的奧妙很多,內涵豐富,但曾子選了其中一點來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道,恕道就是同體的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這個儒家要傳承心法,孝的一種心性它能夠傳承下來,所以百行孝為先,儒家文化重視孝。佛家也重視孝,佛教的戒律的根本精神就是孝,孝為制止,孝為至道之法,這個孝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地藏菩薩就是由於對他母親的孝,來發出宏誓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是孝的擴大: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生生世世的父母,必須要去救度,所以菩薩對待眾生,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所以他必然要進行無條件地救度。
    那么這個曾子他有一次感應,他為了孝順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是個瞎子——一般孔子的學生都能夠應聘做官哪,曾子為了贍養他的母親,都辭官不做就在家裏,然後每天上山去砍點柴,取得點錢來養他的母親。有一天曾母在家裏,家裏來了一些親人、親屬。古人都很厚道,親屬來了要給人家招待呀,招待飯食應該要好一點的。但是曾母眼睛又是瞎的,上街不方便,這時她就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趕快回家來接待客人。但那時候,怎麼把這個資訊傳上去呢?那個時代又沒有手機,但是這個曾母有辦法。她用什麼辦法?她就咬自己的中指——用牙齒咬中指,這一咬中指,馬上山上砍柴的曾子心口疼痛。心口疼痛他就知道:這肯定是母親在叫我。他就下山——趕緊下山,一下山還果然是他的母親要他下來接待客人。你看這個母子連心囉,他就能夠感應到這個份上。
    好,剛才講阿彌陀佛憐念我們眾生,就好像母親憶念子女一樣,但是如果我們逃逝,佛單方面的憶念,它不能產生作用,如果我們這些浪子能夠也憶念母親,這裏面的效果就出來了。母親在永恆地憶念子女,子女原來逃逝,不產生交感;現在子女一念回光,也在憶念母親,這兩種憶念就互動了,就感應了,就道交了。大不可思議的情況就會出來了。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慈悲願力彌漫在虛空法界滲透到我們眾生的每個念頭裏面——他是這麼去憶念的,非常貼近我們,所以佛經不斷地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離我們不遠。實際上就在我們的念頭裏面,《觀經》裏面講: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種《觀經》佛像觀(的)這個經文裏面,真的就把這個真相揭示出來了。阿彌陀佛的法、報、化三身所有的功德都在我們的念頭裏面,都在念頭裏面來加持我們,來憶念我們:讓我們做惡事不得成就,讓我們做善事得以成就;我們受苦的時候,佛頭頭在啟發我們,覺醒我們,讓我們產生信心。那么我們在逃逝的過程當中,母親都在憶念我們;現在我們轉過來憶念母親的時候,母親就更會憶念我們。這種憶念是即時的,剛才講阿彌陀佛就在我們心中,所以阿彌陀佛在我們凡夫眾生的心內同時我們凡夫眾生又在阿彌陀佛的心裏我們是這樣的同體。我們是以佛內心的眾生,念眾生內心的佛,這樣地念,每一念的呼應是當下的,是即時的,是同時的!
    我們只要這一念一憶,這個一憶呢,它就會轉變我們凡夫的心理狀態。比如這個母親對子女的憶念,要產生交感是要靠子女的信心——靠信願。如果他逃逝,就是說他懷疑,他忘記,他對五欲六塵——認為是人生的價值,對於這種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對我們生命的真實價值,他不瞭解,甚至還會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對我們沒有意義,你教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哈哈大笑,他說:你怎麼這麼迷信呢!這個放著錢不肯賺,你幹什麼呀?吃了飯沒事幹啦!他會這樣說,所以他對這種大事因緣不瞭解,這就是顛倒,這就是迷惑——業障重。現在我們由於佛給我們的這種佛經傳達的意思,由於善知識跟我們講,我們知道:原來我們追逐五欲六塵是虛幻的,是毫無意義的,是無常的,是眾苦之本,徒然地增加了我們的業力,讓我們在輪回的過程當中每況愈下。
    我們最真實的生命是佛性,而且阿彌陀佛為了我們回歸到佛性的寶所,他是那麼慈悲地建立大願建立淨土來救度我們。我們知道這回事,我們就開始憶念阿彌陀佛,憶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人的生命當中最有價值的事情。這就是子若憶母,就好像母親在憶念子女,這樣母子之間從生至生就不會再違背,不會再遠離了。這一念的憶念就是講一念的信心,就能夠落到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裏面,阿彌陀佛的願海緊緊地把我們攝受。我們下一輩子一定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生生世世跟阿彌陀佛在一起,再也不會逃離了。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它是全體的我們自性涅槃的境界,我們的自性光明現前,我們知道真正的價值在什麼地方。沒有無明顛倒的話,我們就永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他會自覺地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他會知道跟佛在一起的重大的意義。這就是華嚴的十地菩薩每一地菩薩,都不離念佛、念法、念菩薩比丘僧。
    如果我們知道這樁事情——如慈母憶念子女不相違遠的事情,我們就會深切地理解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心,以及他救度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決定不虛的願力。知道這一點了,我們對往生就會有一個決定的信心,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建立一個至極莊嚴清淨的刹土,能夠讓一切眾生遠離種種苦難的煎熬,備受種種的快樂,然而往生的條件卻是非常低。你只要深信,切願,持名,乃至十念——十念通臨終十念,也通平時十念,你平時就是念十聲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臨命終時都決定來救,來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的話,我就不成佛,現在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那麼這一願絕對是可以兌現的。你看十聲念佛都能往生,沒有提要求哇,沒有提一定要功夫成片啦,更沒有提清淨心往生啦。但這個信心卻是很難的,至心信樂、欲生這六個字,我們一定要熏習,我們要建立這樣的信願的背景。至心是什麼?至誠心。,至信。這個是修飾的,修飾的,修飾的:至誠心、至信心、至樂心。這個難就難在這個地方,難不難在念佛,難在建立信願
    現在我們末法的眾生這個心都是狡詐的,都是虛偽的,都是做表面文章的。所以表現在政治、經濟和道德生活當中,為什麼人和人之間的信心、信譽度越來越低呀?大家都是在玩機心哪。玩多了機心,有這個作假的習性,那么在學佛上它也會遷移過來,所以我們學佛有時候就顯得不那麼真誠。你說念佛的目的是什麼?求往生,求成佛,求度眾生。但是真正對往生這個事情他有絕定的好樂——一往情深,對這個世間沒有一念的這種留戀,這不是一般人所做得到的。你沒有對這個世間的生存狀態的苦難有刻骨銘心的這種體驗,如果沒有對這個世間的功名利祿、妻兒子女這些體性——這種苦空無常的體性,有一個甚深的智慧的觀照,你要他放手還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天天說往生往生哪,真的阿彌陀佛今天晚上過來接我們走,到關鍵時刻還要說:哎呀,阿彌陀佛,能不能告幾年假呀?還是不想走哇,貪生怕死啊。我們人都會生病的,小病可以治,大病你能不能說:大病就是念佛求往生。但我們一有病,可能想的是:怎麼到醫院去治療,怎麼求神,怎麼弄點什麼——算卦什麼的,甚至還要吃什麼山珍海味,吃肉來滋補滋補——平時吃素到了有病還想著要滋補滋補。外面顯出他是學佛了生死的,實際上關鍵的行為又做不到,這就沒有做到至心
    再就是至信,這個念佛一法它全體地建立在佛的果地上的,你要真正產生信心很不容易的。它是不可思不可議的,所以說我們一聽到念佛法門,就說我徹底地相信了,這是很難的。我們可能有一定的信心,但裏面是夾雜著懷疑的。現在要通過一個聞、思、修,慢慢使我們的這種半信半疑變成多信少疑,最後逐步抵達有相當程度上的信心。夾雜懷疑的信心他也能往生,無非是邊地疑城。所以這個至信,就是百分之百的信心,沒有一念的懷疑。念佛法門最高的功德就是信心,最障礙的一個罪孽就是懷疑,不怕你行為上造孽有多大,就怕你有懷疑,有懷疑就沒辦法了。懷疑,我們把它比喻成:就像一個電阻,這電阻就使電流過不來,過不來這邊就不能亮。你把這個懷疑的電阻一撤開,電流一過來,全體亮起來了:至信。
    “至樂,就是聽到這個法門,那種歡喜踴躍——每個毛孔裏面都洋溢著那種快樂,這就是一個法性的快樂。一聽到這個佛號的聲音、這個淨土法門,他就淚流滿面,毫毛都豎起來,覺得:哎呀!終於遇到了這個法門!”——這個慶倖得無以復加。你得要有這麼一種宗教情懷呀。這時候放下娑婆世界求生極樂世界,就是欲生,欲生就是希求、好樂,一往情深的願生的心,那就是如決江河啊,力量很大呀,萬牛不可挽哪!所以念十聲是容易的,但是你對這個十聲佛號,貫注這個至心信樂、欲生的這種信願確實不容易。所以看(第)十八願好像它容易,實際上很難的。
    所以我們修行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在這個信心上突破,你先不要用我們的邏輯思維去考慮它,先很質樸地去相信它。相信什麼?相信有一尊阿彌陀佛太慈悲了,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他發的四十八大願已經圓滿了,已經有力量來救我們了。然後自己一定要謙卑,不能自傲,就說我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我是煩惱深重的,我是業障深重的,我自己靠自己力量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唯有靠阿彌陀佛才能解決問題。你對自己的這種自知之明以及走通途自力法門的放下——能夠全身心地交給阿彌陀佛,實現一個真正的南無南無就是皈命,把我們生命皈到阿彌陀佛那邊去,那麼阿彌陀佛——我對他有絕對的信心——他有大慈悲,他有大威力,他一定能夠給我究竟的快樂,解決我一切苦難。我們只要皈命,阿彌陀佛就能解決我們一切問題。所以這個法門它的簡單,說它非常簡單,很容易;但難,也說它很難——我們這信心很難建立。
    建立信心,他自然就會產生願往生的心;這個信願建立,他就一定會執持名號。每一聲佛號都跟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感應道交,每一聲佛號都有彌陀的光明的注照,每一聲佛號都法喜充滿,每一聲佛號都在啟動我們的信願的善種。這樣信、願、行形成一個良性互動,我們就成了一個合格的淨業行人,這就是人中芬陀利花、人中的妙好人、如來的第一弟子,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能跟觀世音、大勢至這些法王子把手同行。對於一個深信念佛的人,觀音、勢至為其勝友,是朋友的關係,都是阿彌陀佛的弟子。所以我們要想跟阿彌陀佛生生世世不相違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就得要全身心地投靠到慈母的懷抱去。而慈母的那種淨土是永遠開放的,門檻不高的,不僅人道的眾生可以去,就是蜎飛蠕動的動物都可以去。
   只要一去,就能得到如阿彌陀佛那樣的無量壽、那樣的身相光明、那樣的六種神通、那樣種種的智慧。這都是阿彌陀佛果地上無條件的恩賜,把他積累的財富無條件地給我們,我們頓然地富貴,這就是至極圓頓的法門——一去就是阿鞞跋致。如果瞭解通途,依靠自己的力量得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菩薩,那是太難太難了!阿鞞跋致不退轉,最低限度是屬於圓教初住位水準——斷一品無明,這要經過兩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達得到。那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尤其造作五逆十惡的人,一去都平等地獲得阿鞞跋致,那為什麼會有這種特異的效果?就是這種慈母無條件的恩賜。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流浪得太久了,應該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今生要回歸,故鄉明月有誰爭,客路溪山任彼戀。這個浪子原來有首歌是:回來吧,回來吧,那浪跡天涯的遊子。我們是浪跡六道的、三千大千世界的遊子,今生一定要回歸極樂的故園,做彌陀的弟子就好。
                             ——摘錄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20093月大安法師講于廣州大佛寺


注:相關博文阿彌陀佛又名十二光如來知道自己的念頭——念佛”、 親友喻——念佛”、“億佛念佛”、“念佛見佛等。


文章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