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分類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生死事大

                                                                              來源:大安法師博客  分類:法師開示


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舍,而不自愛其身,何或責以盜竊,或呵以禽畜,則怫然而怒,有至於終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至於毆擊而成獄訟者。彼盜竊禽畜之名,無損於吾身,乃惡之如是。是徒惜吾身之名,而不知惜吾身之實。何哉且吾身之實者非他,強名曰死,而實未嘗死者是也。人徒見其舍此敗軀而去,乃謂之死。不知舍此則往彼矣。然其所往之處,豈可不預備哉。故西方之說,誠不可廢。   
                 —— 《龍舒淨土文》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都是從其小體,把功名利祿看得很重大,都去競爭。在這過程當中心量越來越小,別說一百斤黃金,就是一百塊錢這樣的財物,他都捨不得。為了追求這些蠅頭小利,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現在有種現象,可能海內外都有,競爭壓力很大,大家在青年階段拼命地賺錢,不顧一切,四十歲以前拼命賺錢,四十歲以後拼命保命,有時候為了賺錢他就不顧命了,為很微小的東西而犧牲大的東西。但是這個身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它是超越身體本身的價值的,有時候人可能意識不到。但在日常生活當中,它又會顯現出來。比如說:如果別人罵你是一個小偷,或者罵你是一頭豬,你的行為像畜生似的。他馬上就會發怒,以至於身體也發脾氣,終生都怨恨在心。以至於為了句罵人的話,損害他的自尊心的話,他都可以打架,甚至不惜釀成了一種訴訟的官司。那麼出現這個情況,你思惟一下,你讓別人罵一下是小偷、是畜生,它只是一個名稱而已,是個名相概念,並沒有對你的身體產生傷害,但你竟然是這樣的憤怒、討厭,不想得到這個駡名,說明他還在重視某種東西。但是如果要重視的話,你不要只是簡單地愛惜自己身體的名譽,而不知道愛惜自己身體的真實的價值。自己真實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就是解決死亡問題
這個死,從生理上來說這個人是死了,但是他的神識是要輪轉的。在我們生滅心的當下有一個不生不滅的自性,他不因生理肉身的衰老而改變。所以人們只是看見他舍去這個臭皮囊而去,就叫死了,呼吸停止了,大腦不能思惟了,就叫死。但一般的人不知道他舍去了這個臭皮囊之後,他要到什麼地方去?對於一個關心自己生命的人來說,最主要的是要關心我自己到哪兒去?這是遠遠超過世間金錢的價值,遠遠超過保護自己臭皮囊的身體,追求延年益壽的一樁大事。
我們講六道輪回,如果沒有修行的人,都在輪回裏面。如果五戒十善不具足,那就一定到三惡道。所以對於一般不修行,或者泛泛悠悠修行的人來說,一定是到三惡道裏面去註冊的。所以要有恐懼感哪!在這個時候,在我們關心死往何去的時候,念佛一法就圓滿回答了這個問題,就是讓我們到一個非常富麗輝煌、清淨平等、極樂的刹土裏面去,到那兒去做菩薩,到那兒去快速作佛。所以念佛求生淨土一法,是對一切眾生不可廢棄的生命的一個安身立命啊。但是要相信這樁事情,而後撩衣便行,當下念佛求往生,就一定要擺脫對財物的重視,對身的重視,轉而來重視他生命當中真實的事情——生死大事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吾和身的關係

                                                                            來源:大安法師博客  分類:法師開示


       【普勸修持一。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則自早晨開目離寢,至夜間就寢閉目,無非塵勞。未嘗暫省吾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於身,以日言之,莫大於饑渴,必為食飲之備。以歲言之,莫大於寒暑,必為裘葛之備。以終身言之,莫大於死生,而不為淨土之備。何哉且若人有百斤之金,猝有大難,不能負挈以行,必舍之而去。若抱金而與之俱死,世必謂之大愚。是皆知此身重於百斤之金也。                                                                                  ——《龍舒淨土文》 

有人曾經問孔子:有人搬家,他把自己家裏的傢俱什麼的都搬了,卻把他的妻子落下了,有沒有這回事?有沒有這樣的人?在一個家庭中,妻子是主婦,離開主婦還成什麼家啊?搬家,把重要的妻子忘了,有沒有這樣的事?孔子說:“又有甚焉。”這句話很有意思:有啊,有搬家把妻子下來的。還有比這忘得更厲害的呢,不僅把自己的妻子忘了,連自己的身體都忘了,都下來了。那這是誰呢?講了兩個人:夏、商紂。這兩個人,一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天子,一個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天子。他們暴虐不,最後被推翻了,自己也死無葬身之地。他可不是連自己的身體也忘了嗎?
如果我們再用慧眼來觀察我們周邊的人,很多人都是把身體忘了——忘其身。怎麼叫忘其身呢?我們每個人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從早上睜開眼睛離開床,到夜間拖著疲憊的腳步又到床上閉目睡覺,你這一整天幹了些什麼呀?賺錢、求名,無非追求五欲六塵,沒有一刻的時間來反省一下吾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有過幾個省啊?“吾身”是什麼意思?吾是主人公,身是客人。我們要瞭解我們有吾、有身,身是客體,吾才是主體。主人是無量劫都存在的,是無生無死的。客人是可以改形換面的,是可以來來去去的。我們思惟過沒有,譬如我們到遠方去,我們會坐種種交通工具,或者坐船,或者坐馬車。那麼乘船馬車的是“吾”,而舟車馬是“身”,他們倆是能坐和所坐的關係。像一個演員,演員作戲,他會扮演種種角色,扮演帝王、扮演官吏、乃至扮演乞丐,這些角色是他的身,能扮這些角色的是吾。那麼我們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這是什麼?這是身。之所以能視聽,見聞覺知的是吾。所以這個身有生死,有衰老,到了衰老了眼睛就會昏暗,耳朵就會聾。但是所有能見的見性、能聽的聞性,它不會昏,不會聾。如果我們把能看的眼睛、能聽的耳朵認為是主人公,這就叫認賊為子了。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認清楚吾和身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吾,不要被這個身所控制。所以儒家和佛家都講,你首先要從其大體,要認知我們的吾,我們的本心,我們的自性,這個身體是為我所用的東西。如果一個不明白道的人就是個小人,他就從其小體,一生都為這個身體去奔波、去照料。這就是吾、主人公被身所用。主人公昏迷了,賊在家裏當家作主了。我們反省過這樣的關係沒有?和身的關係。如果沒有反省過,我們受無明欲望的牽使,就一定是被身所用,被欲望所控制,這就是“皆忘其身”。殉欲忘身啊!所以這些都要冷靜地反省。
吾與身的關係,從每一天來看,莫大於饑餓和乾渴,所以常常要找飲食來作準備。以一年來看,莫大於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暑熱,所以必然要為夏天準備薄的衣服,為冬天準備厚的禦寒的衣服。那麼以人的一生來看,莫大於死生。我們為生死做了什麼準備?為生死做準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吾——我們不生不滅的自性負責,才是最好的準備。為什麼要做這種準備?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因為雖然其他有些東西也重要,但有一個輕重緩急。比如人的身體相對外面的財物而言,如果一個人有一百斤的黃金,但一旦碰到水災、火災、避難等大難臨頭的事的時候,他為了逃命,一定會把這一百斤黃金舍掉,保命要緊。如果他捨不得這黃金,抱著金子跟它一起死亡了,那別人都會說這是個愚癡的人。因為你死了黃金再多也沒有用,所以保命要緊啊!從這裏也就知道身體是重於一百斤黃金的價值的。進一步,吾與身來比也有這樣的一個關係在裏面,吾重于身何止千金。 

文章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