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分類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心與佛背,便難往生

                                                                                 來源:大安法師博客  分類:淨宗法語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党,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 印光大師《一函遍複》

    這是這篇文稿提出的十二個原則當中的第一條,就是敦倫盡分。一個念佛行人,在世間的行為當中,一定要做一個善人,這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世間福。
孝,是建立我們道德人格的重要基礎,百行孝為先。父母對我們最有恩德,我們要知恩報恩。世間的師長教給我們做人的道德準則和技藝,出世間的師長教給我們佛法,這些都是對我們有恩德的人。所以淨業行人一定要做到孝道。要孝養父母,奉侍師長。
慈心不殺,就是要培養慈悲心,不殺生。印祖對慈心不殺的詮釋,是要吃常素。能夠吃常素,就從根本上不殺生了。如果常素不能吃,要吃花素,就是在十齋日或者六齋日要吃素。如果連花素都很難吃,斷不了葷腥,可吃三淨肉,到農貿市場買現成的來吃,在家裏不要殺生。
修十善業,這就要規範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身業,就不要去殺生、偷盜、邪淫;口業,不能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意業,就是要防止邪念出來,貪欲的、瞋恚的、愚癡的念頭,要防止。這是修十善業。
在世間的五倫關係當中,要倫常知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所以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這是倫常關係。那麼在人際關係中,不管別人對我是否盡分,是否恭敬,我們都先要求自己,先盡到自己的本分,要有忍的精神,克己。所以一個念佛人能在家庭盡自己的分,能在社會單位盡自己的分,這就叫善人。一個念佛行人如果能做到這些,本身你就在弘揚佛法,人家覺得這個人是道德君子,是一個大善人。善人念這句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臨命終時就能夠蒙佛接引往生。何以故?由於他這一念的善心能跟佛心相合,就能夠感通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現前接引他往生。如果一個念佛人,雖然每天口裏也在念著佛號,但是心不依道,那麼這樣的心就跟佛心相違背,很難感通佛力。所以一個念佛行人要敦倫盡分,心與道合,心與佛的願力合,他就能夠橫超三界。

文章存檔